|
不知道是不是楼主说的这类,山茶花的英文是Camellia,千万别和菜油种的亚麻荠的Camelina搞混咯。
* `9 b, ]" F- f8 l5 C! b) a3 R% H- p& Y A0 ?( t
多少年来山茶花籽油一直被认为非常天然和安全的,可以添加再任何保养品中作为活化成分,或者作为基础油.,其用法上没有特别的限制,他们常作为手术的润滑剂,也是将维他命直接注入体内的赋形剂.未经处理过的山茶花籽油呈现黄色,幽股清新的油味.他不会引起副作用是非常安全的油.
2 B0 v! ]1 {1 H: q5 H# B; l1 @. h% x0 I, f3 J) M
山茶花籽油对于皮肤和头发有着超强的滋润作用,适合用于化妆品和保养品.他有保湿的和重建肌肤的功能,更可以强化指甲.因为他有上述这些铁电,山茶花籽油也是美容用品的重要组成部分.也常常被添加再洗发精,方山品,眼胶,护手霜,指甲,等相关产品中.
3 Q* X- \) E5 E$ m Q( Y; F4 X
它对人体既有如下独特功效:实验证明,茶花籽油含不饱和脂肪高达90%和人体皮脂内的酸脂有70%相近,所以最容易渗入表皮和真皮内,不容易被空气氧化,而其天然成分:
4 K% L6 n2 ~9 m$ S, R& c
# u/ c* r. l) r L1.酸脂甘油、山茶甘、茶皂醇、蛋白素、维生素,可促进内层细胞再生。防止水分流失及滋养皮脂细胞。在肌肤上形成天然保护膜,焕发您的美丽光彩。能够改善及营养皮肤,也有抗氧化的功效。为面部皮肤提供了保湿滋润、收紧、抗衰老、减淡细纹、黑眼圈、雀斑及色斑、治疗暗疮.去黑头等功能,令皮肤重现光泽及弹性。 ) t& U% Q1 N: j4 N) }
- U" F8 Z% F+ T! P
2.全身护肤保湿。 4 n' b' N8 G7 a8 y9 I- Q1 B
2 a* X4 _0 l+ O' l9 m& Q3.护发。
0 X# N8 b- O4 S8 X P( _7 \6 b$ y' {; f" |$ Y" G4 [% o
4.撞伤、破皮、小孩湿疹(和盐调和)、水火烧伤、唇裂,平常肝火虚旺,咽喉疼痛,咳嗽等。民间俗话说:"家里拥有天然茶花油,美容病痛不用向人求." . r/ h( X; _# D. x) j5 Y
2 N5 v2 k! Z6 q0 B: Z, O7 ?7 i t使用方法: ! t+ h7 l" b/ b: R7 q' M; s
- Y7 j8 a9 H( ] 1.用于面部美容: 每天早晚洗完脸后,先涂上爽肤水,待皮肤吸收后(不用爽肤水也行),用医药棉签粘上山茶花油(每根只能使用一次),在两边面颊抹上2-4滴(油性皮肤用2滴;中性皮肤用3滴;干燥型的皮肤用4滴)山茶花籽油,然后用手指或手心轻轻打转按摩一至两分钟。
9 b) h6 B" V4 R$ M 2.用于颈部: 用适量纯正山茶花籽油于掌心搓匀,然后用力压托腮骨部位,向上按摩,让松垂的肌肉收紧。 6 W. {0 N8 q! Y4 O3 S2 p) w
3.用于全身护肤保湿:洗完澡后全身涂抹一点茶花籽油,让皮肤保湿、润滑,防止干纹的出现。
& k2 V$ \. U! I! D# p7 ] 4.用于去除细纹:在眼肚位置、眼角、嘴角等地方会有细纹出现,一般由皮肤干燥所致,又称为干纹,关键在保湿,其方法就是在这些易生皱纹的部位抹上茶花籽油,稍作按摩,一个星期后定有惊喜发现。
8 i% _4 E$ o6 i$ p, s! p 5.用于护发:用洗发水洗发后,倒入面盆二、三滴茶花籽油,再将头发放入清洗,按摩几分钟后用温水洗净,洗后的头发顺滑黑亮,易于打理。慈禧太后一生都用茶花籽油护发,终生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。 S4 G( |) `8 ]
6.用于去除面部黄气:晚上临睡前洁肤后,涂上爽肤水,待皮肤吸收后,用三分之一茶匙的珍珠粉,加入两滴茶花籽油混合,抹到脸上。两个星期后,你就会看见自己一张又白又滑的脸。还可以用一小瓶子加珍珠粉混合调成糊状,坚持每天都用两次,效果出奇的好。
6 U; [, o$ ^4 e2 a 7.用来涂手,直接用茶花籽油涂手或用和珍珠粉调好的茶花籽油涂手,你的手会变得细嫩光滑,连指甲都晶莹透亮的,像涂指甲油一样。 8 w) Q- G& _$ u, B- {5 P
8.作为药用:适合药用如撞伤、破皮、小孩湿疹(和盐调和)、水火烧伤、唇裂,用茶花籽油涂于患处,效果显着。平常肝火虚旺,咽喉疼痛,咳嗽,在睡前喝1-2汤匙的茶花籽油,次日既可见效. ' b- s; s: H$ P
保存方法: 纯正山茶花油,怕脏,怕水分;如果遇脏物和水分第三天就变成浑浊不透明.因此,装茶花油的瓶子必须通过真空杀菌.凉干才能使用.您如果需要换更好的瓶子,虽然没有真空消毒机,但最少要先把瓶子用开水煮过或用碗筷消毒柜消毒.然后凉干.才能换哦.如果没有遇脏物和水分它不会变质,不需要放冰箱保存.存放阴凉处即可. |
|